首页 > 资质证书 > 16岁少女欲跳楼,轻生原因曝光:提醒所有家长,别再让孩子发生悲剧!
2024
02-09

16岁少女欲跳楼,轻生原因曝光:提醒所有家长,别再让孩子发生悲剧!

  亲子 | 经典 | 态度 | 教育 | 哲思 | 成长 | 认知

  

  不久前,#抑郁症女孩跳楼被消防员一把抱下#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

  

  这是纪录片《119请回答》中的一期内容,

  重庆一16岁少女低头抱住自己坐在天台的边缘,欲跳楼,所幸被消防员一把救下。

  据她的同学称,她被查出患了重度抑郁症,经常会割自己的手臂进行自残。

  

  图源:微博@中国消防

  对此,豆妈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女孩会得了抑郁症?

  我们追溯其成长过程就不难发现:

  原来,在女孩2岁时,妈妈就离开了家,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靠送货为生,平时忙于生计,父女俩交流较少,对于女儿的病情,父亲了解甚少。

  显然,这是个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女孩,一边自救一边崩溃,在自我拉扯中痛苦地长大。

  如今抑郁症已不再是成年人的病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家长的重视!

  病症的萌发一定是有迹可循的,别等到雪崩时才追悔莫及!

  希望我们能多关注青少年抑郁这个群体,

  去理解他们的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倾听和关爱!

  01

  每一段成长都有可能是刻骨铭心的烙印。

  电影《狗十三》,一部很平凡的影片,平凡到就像生活碎片的再现,

  那是我们大多数孩子的青春期,同样彷徨,同样叛逆。

  讲述的是生活在离异家庭中不被重视的青春期少女的故事。

  一个叫李玩的13岁平凡女孩,在一座平凡的城市长大,家境殷实,学校生活波澜不惊。

  但她也有她的不幸,父亲严肃易怒,爷爷重男轻女,奶奶溺爱孙女,继母两副面孔,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理所当然,李玩的成长过程就如同这个家庭环境一般,让人感到压抑。

  情境1:

  即将中考的李玩,英语成绩不理想,更喜欢物理。

  但爸爸不关心女儿喜好,只注重成绩,

  强行帮她改了兴趣小组的报名,逼着她上英语补习班。

  

  图源:电影《狗十三》

  李玩非常排斥和难过,觉得爸爸不尊重她的想法。

  爸爸却不以为然。

  “给你点钱嘛?怎么还哄不好了?” “你爸容易吗?等你长大就知道你爸是为谁好!”

  最后,李玩选择了妥协,顺从父亲的意愿,通过努力,英语考试拿了全年级第一,

  爸爸非常高兴,直夸“娃长大了,懂事了”。

  情境2:

  李玩唯一的知心朋友狗狗,名叫爱因斯坦。

  因爷爷没拴好狗绳弄丢了它,李玩心急找狗,无意推开致使爷爷脚踝受伤。

  李玩出门找狗深夜未归,许久不出门的奶奶外出找她迷了路。

  爸爸因此大发雷霆,教训了她一顿。

  

  图源:电影《狗十三》

  过后,爸爸却和李玩说“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只是最近工作的烦心事太多了。”

  “打一巴掌给颗糖吃”,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给李玩留下沉重的心理阴影。

  情境3:

  同父异母的弟弟用棍子玩闹,不小心打伤了奶奶的额头,被继母训斥,

  但是爸爸却宠溺地哄弟弟说“没事儿,没人怪你”。

  

  图源:电影《狗十三》

  同样是伤害了家里的长辈,

  换在李玩身上,得到的是训斥和辱骂,但弟弟就这样轻易地被原谅。

  明显的重男轻女,明显的双标行为。

  三个片段,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不被理解和让人心疼。

  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又凌驾于艺术之上。

  每一个在家长看来很小的琐事,

  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佳,很可能会诱发成心理疾病。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可孩子也只有一次机会做孩子。

  “不愁吃,不愁穿,你还不高兴什么?” “我们小时候环境更苦,怎么没你这些问题?” “你看看xx家的孩子,活泼开朗懂事,成绩好,多跟人家学学!” “学习怎么又退步了,你到底有没有用功?” “别想太多,想开一点。” “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是为你好。” “一个孩子,你哪来的那么大的压力。”

  这些言语,作为家长,不知道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

  但它们对敏感的青春期少年而言,如雷贯耳,字字诛心。

  你的每一句言语背后,都暗藏着他们难以言喻的现实焦虑。

  有时候,或许可以不用那么苛刻。

  02

  所处不良环境的叠加和攻击,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听说过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独白吗?

  “我的抑郁症又悄无声息地爆发了, 发自内心的自卑感、无力感全都涌现出来, 生活的压迫感压得我喘不过气, 那种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发呆流泪的感觉既可怕又熟悉。” “我过得很不快乐,但是我说不出口。 长久以来,我的情绪是单一的, 但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很痛苦的幸福和很绝望的希望。”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是孤独忧郁、敏感脆弱、焦虑又不自信的。

  他们害怕被有色眼光看待,总是担心麻烦别人,

  所以常常把自己伪装得很好,甚至比正常人还要正常。

  

  图源网络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你可曾想过,表面看似平静的抑郁症患者,其实,

  他们的笑容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在强颜欢笑;

  他们的怪异举动,并不是在无理取闹;

  他们脆弱的言语,也不是在矫情!

  一个又一个发出的信号,你是否察觉过不妥?

  抑郁症,又被形象地称为“心灵感冒”。

  意思就是,抑郁症像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它不是作、不是矫情,也不是心情不好、胡思乱想,

  而是一种医学上的情绪障碍,患者会持续性的心情低落,无法自愈,同时还伴随着生理上的不适症状。

  消沉的情绪,从闷闷不乐到自卑抑郁逐渐过渡,严重者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约3.5亿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世卫组织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 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更有调查显示,10-15%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死。 在高中生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高达10.9%~12.5%。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

  

  图源网络

  而近年来,一则则新闻也在证实着这些数据。

  2014年3月,四川某中学的一名即将高考的女生,从教学楼六楼跳下,她的生活戛然而止,还留下了遗书。 2014年11月,四川某中学一高二学生,独自从四楼跳下,坠楼身亡。该学生曾因病休学一年。

  一个又一个想要解脱的孩子,却都选择了结束生命这个方式,豆妈为此感到痛心。

  我不敢去想,这些孩子是在怎样有缺陷的环境中长大,

  在成长过程中,

  遇到过多少次让自己绝望的瞬间,

  有多少个夜里在偷偷地哭泣,

  有多少次生与死两种声音在脑海打架。

  假如我们在孩子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

  就意识到不对劲,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

  是否就不会发生这些悲剧,就不会有这么多家庭陷入丧子的痛苦之中。

  03

  每一个“生病”的孩子,都需要你的倾听、拥抱和关爱。

  “抑郁”的顽固分子,如若被打开了开关,

  可能就悄无声息地开始在体内肆意疯长。

  在青少年群体中,抑郁症患者常有以下表现:

  烦躁、易怒、无缘无故怨恨、失眠等,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伴交往减少,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受损、行为冲动偏激等, 有的甚至会离家出走,严重者会出现自残行为。

  青少年抑郁,通常与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外界不良刺激有关。

  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的明显心理特征,

  再加上不良的家庭氛围和校园环境的夹击,

  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很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

  

  图源网络

  当前,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焦虑和压力可能有:

  身材焦虑、校园霸凌等生活中的压力让孩子难以喘息。 学业压力,学习成绩有落差或是不好,自身也会备受煎熬。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过于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一句言语过激的评价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缺少关爱,渴望得到关注。

  抑郁症并不是一种怪症,首先我们要接受它是一种病,一种常见病。

  它也和其他疾病一样,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使病情得到好转和治愈。

  但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支点还是家庭氛围和学校环境。

  父母,给予孩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张弛有度,用心陪伴,

  敞开心扉,尝试着和孩子成为朋友,

  多倾听,了解和理解孩子的世界,

  营造有爱和谐的家庭氛围,

  注重孩子的情绪及行为变化。

  

  图源网络

  学校,建议多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多鼓励和关爱他们,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

  对于已经抑郁的孩子,我们要早发现,积极沟通和引导,

  如有可能,鼓励患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密切关注,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心境障碍。

  其实对于抑郁症患者,他们需要的不是你的劝解,更需要的是你的倾听和拥抱!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希望我们都能给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份苛责和冷漠吧。

  

  图源:微博@无力小芮

  青少年虽然表现得叛逆抗拒,

  但其实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渴望在痛苦时能得到支持与帮助。

  希望父母能和孩子形成一种有效的交流关系,

  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一定空间,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点个“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更多的家长朋友们,

  关爱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作者:小豆子妈妈(ID:xdz-mm),妈妈的格局藏着孩子的未来,你的眼界,决定孩子的境界,在这里与200万妈妈共同“进化”(申请转载开白,请添加微信xdzmm01)。

  回复【003】免费领取:3000部中外名著电子版或有声书(必看)回复【004】超值福利:优质课中的优质课——千万学生优质课

  识别二维码 关注孟母学院

  如若喜欢,请为我点个好看哦

  你每按下"在看",我的内心就多开出一朵花。

  将文章传递给更多人,那我将拥有一片花海。

16岁少女欲跳楼,轻生原因曝光:提醒所有家长,别再让孩子发生悲剧!

16岁少女欲跳楼,轻生原因曝光:提醒所有家长,别再让孩子发生悲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