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范围 > 但这并不代表曾经可以引四方来朝的中国文明自此就退出了世界舞台
2024
04-06

但这并不代表曾经可以引四方来朝的中国文明自此就退出了世界舞台

但这并不代表曾经可以引四方来朝的中国文明自此就退出了世界舞台

  一提到中国元素,一定想到瓷器。

  接着,必定就想到青花瓷。

  但中国美美的瓷器那么多,

  为啥青花瓷就能成为代表呢?

  ▼

  20号的维密大秀,奚梦瑶小天使的一摔成为最大热点。不过因为太关注这一摔,我们反而错过了维密秀中的中国风:青瓷系列。

  不得不说,比起去年大红大紫的中国风真是好太多。

  不过,有一个问题不知真爱们有没有想过。一提到中国瓷器,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青花瓷。

  但中国有汝瓷、白瓷、冰裂纹瓷、珐琅瓷那么多种精美绝伦的瓷器,怎么偏偏是青花瓷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呢?

  一样东西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代表,离不开三个原因:

  首先,足以成为一个社会的风尚,不能只是小众的流行;

  第二,除了实用的功能,还有精神上的审美和内涵;

  第三,不光受本国人欢迎,更引起世界范围的流行。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上这三点,和大家八一八为何青花瓷会击败众多瓷器“婊”,一跃登上china queen 的宝座。

  ▼

  上位第一步:走出深宫,成为大众情人

  我们看到的青花瓷的青花,其实是用氧化钴料先在瓷胎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一层透明色釉,再烧制。就成了这种蓝色图案被釉质包裹住的釉下彩。

  这种青花的雏形,其实从唐代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的起源,却是在元代。

  左,唐代青花;右,元代青花

  因为蒙古皇帝太能打,从元朝开始,中国的版图扩展到史无前例的境地。在西边,一直扩展到土耳其、波斯和阿拉伯等伊斯兰地区。

  伊斯兰地区的人,非常喜欢蓝色纹饰,但是他们本国的陶器又特别脆弱。这样一来,他们就疯狂向瓷器大国中国下订单。为了能够生产出这种蓝色纹饰的瓷器,他们还把自己的蓝色彩料带到中国。结合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和高超的制瓷工艺,青花瓷于是产生。

  国家文物局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等到明代,这种和伊斯兰地区的交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随着郑和下西洋更加紧密了起来。

  我们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的地方,大都属于伊斯兰文化流行的地区。他不仅带来了青花瓷蓝色花纹最重要的钴料,苏麻离青,还带来了中东器物的造型和花纹。

  所以我们会看到,明代青花瓷鼎盛发展的时期,永乐、宣德期间,很多青花瓷都和伊斯兰器物造型异曲同工。

  左:明永乐苏麻离青料青花缠枝莲纹花浇;右:阿富汗水壶(16世纪)

  以及永乐、宣德青花瓷中的经典纹饰,爬啊爬绕啊绕的缠枝纹,就来自于钟爱植物花卉的伊斯兰图案。

  左:克什米尔地毯断片( 局部);右:明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

  而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随着浙江、新疆等国产钴矿的发现,色彩原料不再依赖于进口,从明代成化年间开始,民窑越来越繁盛,青花瓷开始有了走向大众化的基础条件。

  而在审美方面,在元、明之前,宋代官方用瓷和老百姓用瓷那是两套系统。像宋徽宗的“雨过天晴云破处”各种性冷淡风的单色釉瓷器,属于小众的上层审美。和普通老百姓距离太远。再加上成本贵,所以宋徽宗的瓷器再美,也是孤芳自赏。

  宋代汝窑开片釉笔洗小蝶

  而从明代开始,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热热闹闹的审美取代了宋以来的性冷淡风。不论皇帝,还是老百姓,都喜欢多彩还有花纹的青花瓷。

  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瓷盘

  至此,青花瓷成为了全社会的时尚icon,流行于各个阶层中。

  ▼

  上位第二步:有颜还要有内涵

  虽然成为了全社会的时尚icon,却并不代表青花瓷走向了没有内涵的土掉渣审美。

  这是因为我们直接把中国画的韵味,搬到了瓷器上。

  国画的水墨意境,有两个元素非常重要。一个是用笔,一个用墨。

  用笔方面,简简单单一只毛笔,却能勾勒出千百种皴法,画出南方北方山峦的不同感觉。

  雨点皴,大斧劈皴,卷云皴

  这种淋漓尽致的笔意同样被用在青花瓷中。我们来看一看被誉为瓷器三绝之一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

  你可以看到这幅“画”上的山石,完全是把国画中用来画山峦的皴法挪到了瓷胎上,用笔锋的不用角度的变化形成起伏,笔法起伏之间,山石的凌厉质感立刻展现。

  而在用墨方面,国画讲究“墨分五色”,意思就是虽然都是墨,却能依靠浓淡层次,画出比彩色还要斑斓的大千世界。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依靠不同墨色的浓淡变化,你仿佛能感觉到青黛的远山,翠绿的树木,以及清澈见底的流动的江水

  这种墨色渐染你同样可以在青花瓷中看到。只不过国画是用墨,到了青花瓷,用的就是钴料(青料)。

  青花瓷中所用青料也分五色,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康熙时最精彩的作品甚至能达到十三个色阶。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靠着这种浓淡层次,所以才有了那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晕染意境,让我们每一笔中,都能感受到深浅不同的蕴意。

  ▼

  上位第三步:紧跟大航海,浪向全世界

  如果只是明清社会的流行和国画的韵味,那青花瓷至多只会像竹简青铜一样,成为书本印着的一个刻板符号。而它之所以在今天能作为中国风的代表,是因为西方社会曾经真正的使用过它,感受过它,把它的样子牢牢刻进了记忆之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明中晚期到清朝末年对欧洲的瓷器外销。

  从十五世纪末开始,西方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各个欧洲国家兴奋前往他们心中的东方,寻找财富和宝藏。

  明代后期的西方航船开往东南亚

  率先发现了中国青花瓷的是葡萄牙,通过他们,青花瓷开始进入欧洲的视野。这种像海洋一样的蓝色纹路把欧洲人迷的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文艺复兴期间西方绘画中的青花瓷:乔凡尼·贝利尼 《诸神的盛宴》

  在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甚至直接开抢,劫了葡萄牙人运送瓷器的“克拉克号”船,把大量青花瓷运到了阿姆斯特丹。

  因为葡萄牙人打死不说这些瓷器的产地在哪,荷兰人只好把它们命名为“克拉克瓷”进行拍卖。从此,青花瓷化名为“克拉克瓷”风靡于欧洲。

  明万历时期人物纹克拉克瓷器

  以青花瓷为首的中国物品大肆倾销于欧洲,是在十七世纪荷兰人接管了贸易大旗以后。这个时候,恰逢文艺复兴结束,资产阶级兴起,艺术的重心也从欧洲南部渐渐往北,转移到了富得流油的法国。

  在文艺复兴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时代,以法国为首,整个欧洲刮起了中国风。

  平民百姓购买青花瓷作为日常用具,贵族将家族纹章印在青花瓷上作为政治象征。

  清康熙时期出口花瓶;明嘉靖时期已经有带有家族纹章的执壶出口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是忽发奇想,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室内装修甚至直接模仿中国的青花瓷器,做成了白底加蓝色的图案。再摆上中国的瓷花瓶,绸帐与金流苏,打造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风” 。

  而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渐渐进入现代社会,中国风逐渐消退。

  但是这种关于中国的记忆,却随着白底蓝纹的青花瓷刻在了他们心底。直至今天,成为了世界看待中国的象征。

  奢侈品里的青花瓷:

  1984 香奈儿春夏青花瓷礼服;1986Valentino青花瓷长裙;2009Dior高级定制春夏系列

  ▼

  我们今天一提到15-16世纪以后的世界,会提起文艺复兴,会说起科学革命。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仿佛这段时间以后,中国文明就作为落后和保守的代表,被排挤到了世界边缘。

  但是小小的青花瓷却告诉我们。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能代表历史的真相。

  崇祯时期的克拉克瓷盘,中西交流的印记:中国主题加荷兰郁金香文饰

  无法否认,16世纪全球化进程之后,古老的中国没有能跟随上世界的脚步。但这并不代表曾经可以引四方来朝的中国文明自此就退出了世界舞台。

  它随着这一抹青花纹路,进入过欧洲的文明腹地,和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为那一时期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曾经走的慢了一些,却一直未停下脚步。

  直到今天,决意引领后来的我们,继续走向世界顶端。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